空林资讯
KONGLIN NEWS
近年来,如何挖掘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宗教界、文化界乃至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成都文殊院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于2020年12月6日,庚子“大雪”前夕,举办了“传统文化研讨与古琴雅集”,意在为热爱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友好交流的平台。
▲传统文化研讨与古琴雅集活动在文殊院举办
研讨活动由立心书院主办,《空林佛教》杂志编辑部承办,文殊院副监院、《空林佛教》主编亦乐法师,《空林佛教》副主编亦真法师,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向世山,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编辑尹邦志,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封德平,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编审、《社会科学研究》杂志编辑颜冲,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建伟,西南民族大学心理学老师张海滨博士,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吴华,四川大学研究所博士、《空林佛教》前执行主编翁士洋,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施诚刚、宋泉桦等受邀出席并发言。
▲亦乐法师主持并介绍文殊院弘扬传统文化的经验
▲亦真法师分享《空林佛教》及其人文精神
▲向世山分享传统文化精神并建言献策
▲尹邦志分享发言
▲封德平分享发言
▲赵建伟分享发言
▲张海滨分享发言
在近三个小时的研讨中,与会嘉宾就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、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分享;对文殊院《空林佛教》杂志这一创刊17年的知名佛教期刊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;与会人员希望以传统文化为纽带,不断加深交流,加强合作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。
▲颜冲分享发言
▲吴华分享发言
▲翁士洋分享发言
▲施诚刚分享发言
▲宋泉桦分享发言
▲谈文化、赏古琴,川内文化人士聚会空林研讨会现场
▲与会人员合影留念
下午,“古琴之美赏析音乐会”在寺内文殊阁奏响。活动由文殊院“文殊琴舍”组织,中国琴会副会长、蜀派古琴传承人、文殊院“文殊琴舍”教学总监曾成伟先生,及其子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教师曾河领衔,并率琴舍公益授课老师及学生为大众倾情献演。从《离骚》《醉渔唱晚》《秋水》,到《梅花三弄》《流水》,11首古琴独奏、重奏、合奏曲目让听众领略到古琴之美及蜀派古琴的独特韵味。
▲曾成伟演奏古琴曲《流水》
▲曾河演奏古琴曲《梅花三弄》
▲音乐会现场
▲音乐会现场
▲音乐会现场
“古琴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,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法缘。由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倡议而成立的“文殊琴舍”,旨在为僧众、居士及古琴爱好者提供学习古琴、了解古琴文化的平台。此次音乐会通过对传统经典名曲及现代创新琴曲的解析,引导听众欣赏古琴的“古韵”与“新意”,并对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进行积极地探索。
▲古琴音乐会合影留恋